這幾天無意間看到一篇網路文章,那篇文章是在說Google不到的東西,我覺得很新奇,什麼東西是連google大師都找不到的資訊?原來是在facebook的發文內容是google不到的。這樣我就恍然大悟了。於是我重拾我的部落格。其實我知道,要讓文章有能見度的方法,並不是只局限於某一種社群,畢竟總是會有使用者上的限制,要有在使用的人才看的到,排除了未使用者接收資訊的管道了,實在很可惜。

 

       最近去了二手書店買書,買了一本原文的書(非小說),還是手裡拿著書的感覺最好,雖然現在透過網路取得資訊很方便,但很多在網路上的資訊不是全面的,我總是這麼覺得,不然我也不會在閱讀一大堆網路文章後仍然覺得空虛,看了很多廢文。網路資訊有很多優點,像是節省紙張、即時性、方便性以及快速傳播等等;然而,缺點是正確性與否、資訊不全面。書的資訊比較全面,也比較有系統,而且讀起來不像看螢幕那般吃力,所以我還是喜歡看書而非看網路文章。但是書也是有缺點的,占空間、為了造紙很多樹被砍,書本很重等等。所以到後來我很少買書,以前買書都買工具書,例如考試用書,但這些考試用書很佔空間,但還是捨不得丟考公職的書和大學的原文書,可能是我總覺得自己有一天會用到,但其實我已經很久沒有將那些書拿出來讀了,而且這些書都是陪伴我人生的一段過程,讓我很懷念的時光,實在捨不得。

 

       昨天和科技人聊到買書這件事,我跟他說科技人不懂紙張對我這種人來說的意義,科技人拒絕紙張,他只看電腦或手機裡的資訊,我知道對於科技人而言,如何從大量的網路資訊裡擷取或找尋有用的資料,已經熟練到不覺得吃力的地步了。但紙張對於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喜歡在紙張上作畫的感覺,也喜歡在筆記本上寫筆記,在紙張上書寫文字的感覺,還有拿在手上閱讀書本的感覺,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有溫度。就好比從國外寄明信片跟從國外寄e-mail的溫度上差很多。

 

       為什麼我會覺得網路上的資訊不全面,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那是免費資訊,有搭便車的問題。簡單來說,在網路上公開的資訊,可以經由很多人複製貼上,快速傳播,所以就算有十幾個搜尋結果,可是大部分的內容都一樣,因為搭便車的人大有人在,他們不是這些資訊的第一手人,他們只是提供一個平台來傳播這些資訊,所以只要第一手人將資訊以較簡單的方式來陳述(藏一手),在網路上蒐集到的資料就不全面。畢竟提供較專業的知識可能會降低他的收入,因為分享太多就沒有壟斷資訊的可能性,減少利多的事情當然不會想做,但為了推廣他的事業,所以他會寫出一些內容讓想知道的人可以找到他,而想到這個相關領域就會知道有這個人。這也是為什麼網路資訊比較不全面的原因。

 

       談到網路文章,我發現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有時候會懶得看那麼長的文章,除非真的很有興趣,不然看到一半就想要看其他東西。可能跟網頁同時可以開很多頁面有關係,導致在使用網路資源的同時,比較容易分心,被其他較有趣的東西吸引而無法專注。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懶人包這種東西出現的原因吧!排除沒有時間看這麼多資料的因素外,大部分都是懶得看這麼多字。其實讀書有時也會遇到這種現象,但是書的內容比網路一篇文章的內容多太多了,網路一篇文章充其量不過是一本書中的一個章節裡的一小篇文章而已。除非你看的是論文,不然像ptt一篇長篇文章的內容,也不會比一本書還多。

 

        我在網路上讀到一篇巴菲特公式的文章,文章內容的重點在強調閱讀。作者說巴菲特花了80%工作時間在閱讀,我不知道這正確與否,我有點質疑,因為一般人的工作無法做到工作中可以閱讀,不過像巴菲特那種工作性質可能性比較高。內容還提到一個概念,我自己的解讀是"閱讀加乘複利效果可以累積智慧"。意思是透過不斷地大量閱讀,就像複利滾存一樣,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累積大量的知識或變成智慧。作者提到巴菲特不讀別人的觀點,他要獲得的是事實,並加以思考。這我就覺得有趣了。他這個概念我認同,但是要怎麼做到?我們看的報章雜誌都是別人的觀點,就算寫的是事實,那也不是事實的全部,而且就算巴菲特讀的是財報或是書,那也是由人來撰寫的,何謂他所說的事實呢?事實是不容易取得的,就如同第一手資料一樣,比較少見。但是如果閱讀的內容,是經過思考的,那麼這些思考後的結果,是不是才是他所結論出的事實? 

 

        長越大才發現讀書原來是這樣,要經過思考,而不是把學到的資訊塞到腦袋裡就是閱讀。在我學生時期,讀書只是讀懂,我的腦袋只用力在了解這個理論是怎麼來的,但是並沒有思考這個理論存在什麼問題或是是否真的是這樣?或是這樣假設合理嗎?我根本不思考這理論是不是真的,因為會出現在課本的內容,就是亙古不變的理論,而透過這些理論,我們才能發展科技,所以我只要把這些理論記起來,然後套用到題目上,解出我要的答案就可以了。我當時就是這樣死腦筋,所以就算我讀懂了,我也不會活用,然後很快就忘記以前背的內容,只剩一個模糊的概念在腦海中。可是如果我學生時期就知道這種哲學思考模式的話,我會不會無法應付考試?因為思考時間太長不足以在有限的時間下作答,結果最後還是屈服於現實,走回老路去。

 

        現在讀書有另外一層思考,但同時也有點氣。氣為什麼記者寫的文章都不校稿。看到很多錯誤的用法和錯字,語句不通順等等的問題。而且不只在網路新聞會出現這種簡單的錯誤,連報紙也被我看到錯字過,我真的覺得很氣(強迫症?),我覺得既然你是一位從事文字工作者的人,不論你的時間壓力有多趕,基本的工要做對才是對你的工作負責。因為你所寫的文字,是給大眾看的,那麼假如你連一個錯字都沒有校對的話,可見你連檢查的功夫都省略了,那麼跟一般人所寫的部落格有何差別?專業呢?拿出來好嗎?不要每次都在給我報美食,這是什麼新聞啊?水準呢?拿出來好嗎?

 

       其實,不管是書本或網路資訊,只要是好的文章、好的內容,多閱讀總是對自己有好處的,至少在我的觀點下,投資自己絕對是最好的。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比你更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那我們憑什麼不努力?就我的觀察,真的很努力的人起跑點就比我們好了,還這麼拼命嚇死人了。既然工作已經佔了我們大半人生,那多花一點時間在自己身上,也是理所當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suyu6 的頭像
    ssuyu6

    有心就可以做到

    ssuyu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